第32章复归于婴(4/5)
算真正踏入了艺术与生命的创造之门,方始迈入一流高手的境界。学海无涯,艺无止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本道家的书,你回去好好看看,理解透彻,再来找我。最近先不要进行设计工作,先把思路理一理,清一清,既然来了就从‘复归于婴’开始吧。”
这一个月我陷在老师给我的道教典籍中,林风眠的很多设计源于中国道家思想,对道家和艺术设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见地,所以我从《道德经》看到《清静经》,从道家思想中去体会艺术的真源。老师从来不安排我参加设计工作,只要求我熟读典籍。每天我躲在后楼引经据典,中午的时候我也会主动下厨给大家做些我拿手的饭菜。父亲是医生对药膳颇有研究,在世时经常教我做些药膳进补,我的八珍排骨汤、花旗石斛瘦肉汤、白果腐竹粥、核桃红枣芝麻糊、茴香饼都是大家喜欢的菜品,特别是玫瑰柴胡萍果茶最受师母喜爱,每天下午,泡上一壶玫瑰柴胡萍果茶和师母坐在院中品评,听师母讲老师的过往也是另一种人生境界。慢慢的心就静了,气就平了,杂念就少了,欲望就淡了,渐渐开始感觉老师说的“复归于婴”的状态。这一个月我过得有点象道家清修的生活。品茶、悟道、做饭、聊天……。月末的时候老师把我叫了过去。
“方华,一个月了,你对‘复归于婴’理解了几分?”老师静静的看着我。
“老师,道家的精髓在于‘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几种境界。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老师,您看我理解的对吗?”我望着老师眼中一片清明。
“不错,一个月时间能领悟得如此透彻,对于你这个入行不深的年纪非常难得了。难怪江山推荐你,也算我没看走眼啊!方华我一直希望你能创出自己的风格,不要去模仿什么人,或者我是你的老师你就要按照我的风格,那样就不是你自己了,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道,自成一派!”
“老师,我明白,我会静心守成,把自己的特长重新梳理定位,扬长避短。”
每一个月来到老师这里都会对我有不同的安排,从道法自然到美学基础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