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确定内阁大臣人选(3/3)
声高喊回荡,不少官员也在暗暗记录着票拟,随着票数被念完,另一边负责记录的也都记完了。
“殿下,念完了。”太监恭敬道。
朱权嗯了一声,“居前的两位尚书是谁?”
“回殿下,是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太监回答道。
朱权一阵无语,“这是谁写户部尚书的?”
朱权看着百官,一阵吐槽。
但是朱权也知道,百官不可能不知道户部尚书是注定的阁臣,他们投了户部尚书,就意味着是弃权票。
自己刚刚没说不准投户部尚书。
他们在跟自己卡bug!
呵呵!
“臣等不知。”百官开始装傻充愣。
岂料百官有张良计,朱权也有过墙梯啊!
“第三个多的是谁?”朱权又问。
“回殿下,是兵部尚书!”太监回答道。
朱权嗯了一声,“那就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卸任入阁,做内阁次辅!即日起接管奏折!奏折批复两人共议。
刚刚既然那么多人投户部尚书,那户部尚书也卸任吧,一心推广考成法,户部左侍郎升迁户部尚书!
户部右侍郎升迁户部左侍郎,户部主事夏原吉升迁户部右侍郎,旨意即刻生效,退朝后立即交接,不得有误!”
“臣等领旨!”被点到名的尚书纷纷站出来道。
可怜王纯卅遭了无妄之灾。
本来还可以兼任户部尚书,现在没了。
“传谕,着魏国公徐辉祖回京,让他改回本名徐允恭,升任兵部尚书。”确定了内阁大臣的人选之后,朱权就开始重新洗牌朝局了。
徐允恭乃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子,徐达的中山王是追封的,徐允恭承袭的也不可能是王爵,依旧是国公。
后来朱允炆成为储君,为避讳朱允炆的允字,才改名徐辉祖。
这是个忠臣,是不是能臣不知道,反正不会是庸臣,先让他干着兵部尚书,回头不行再换掉他。
总之先得打乱朝廷的格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