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耶路撒冷(2/7)
国。这位胜利的指挥官穿了简朴的军服,徒步走进这座圣城。他的行为同早些时候德皇的表演适成对照。德皇进城,着了一件上面缀有十字军战士的十字的白色披风,骑了一匹阿拉伯的种马。另一次,在城墙上挖开了一个缺口,好象是被炮火击开似的,这位君主骑着马慢慢地通过。
印度。
通向耶路撒冷的道路,受阻于从加沙延伸到比尔谢巴的二十英里宽阔的土耳其堡垒线。不象西线的连绵不断的堑壕系统那样,土耳其的防御工事包括三个等距离的设防地区,用一连串警戒堑壕联系起来。右侧翼向地中海逐渐稀疏展开,同时左侧翼通向朱迪亚山丘的灌丛和岩石。英国远征军固守他们的铁路和水管所在的巴勒斯坦边界的沿海狭长地带……
耶路撒冷的争夺是残酷的,中国军队和英国军队在这反复拼杀争夺,每一处土地上往往都会被鲜血染红,然后尸横遍野。
当幸存者向后跑了七十英里,在皮亚韦河后面重新集结时,卡波雷托的灾难告终了。
1911年8月,中国军队抵达巴勒斯坦,在英国人的欢喜劲还没有过去的时候,中国军队大规模的反击就开始了……
那些没有伤亡的人向北退却了好几十英里并重新集结起来,但仍无喘息余地。到6月中,他们通向关键性铁路枢纽站的路被切断,该站是雅法-耶路撒冷铁路线和另一条向南通往比尔谢巴的铁路线的交接点。疲乏的土耳其人在耶路撒冷前面的朱迪亚山丘——这个自圣经时代以来的历史上有名的防卫地作了最后一次的抵抗……
在劳合·乔治首相看来,在中东没有一个别的将级军官能够担起这一任务。在接受艾伦比将军时,劳合·乔治告诉他:“我希望你攻占耶路撒冷,作为献给国家的圣诞节礼物。”
1911年2月16日破晓前,约有二十五万奥—德军蹲伏在卡波雷托待命,他们对于卡佩洛将军留下的缺口知道得一清二楚。滂沱的寒雨和浓雾为他们提供了隐蔽。事先就把目标对准意军阵地的奥—德大炮,开始用烟幕弹和毒气榴霰弹交替密集轰击。有些炮弹散发浓烟或恶臭,使防守者难受而疏忽了防毒面具。而后,他们又都被芥子气所窒息,意大利防毒面具对于这种毒气不起保护作用。
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之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