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主意……(1/4)
帝王者,有雄才大略者缓称帝,目光短浅者早称帝,是为最大不同。缓称帝者,未必将来不能称帝,急称帝者,未必将来一定是帝。所以从长久考虑,缓称帝好过早称帝,缓称帝者可以静观天下之势变化而后再谋定夺……”
谁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日彭霸天好像铁心要当一个“谏臣”了,居然又开口说道:“大帅,职下还有一个想法,职下恳请大帅建立沿太湖之畔建立一座巍峨宫殿,以为万世留名!
此时那些部下一齐说道。
“曾国藩不会中计,可是他的那些部下未必不会,谁不想当个开国功臣,谁不想建立国家?”张震在那笑了起来,对自己的这个办法也有几分得意:
“好了,本帅还有事做,除了莫黑、李鸿章、方玮明之外,其它人都忙自己的事情去吧……”
“这些人跟着曾国藩,为的可不就是这个?还真别说他们,你们也是这么想的,这谁要是成为开国功臣,那又是什么样的待遇?”
曾国藩一旦称帝,那满清皇帝非暴跳如雷不可,必然会和两湖决战,而曾国藩为了保住自己‘帝位’,也会和满清拼死一战……”
“耗银千万,动用民夫二十万人,这是要把军政府活活耗死,这是满清最希望看到的!有一千万两银子,你知道我可以武装多少军队?有二十万民夫,你知道我可以打多少胜仗?可全部用到什么帅府里去,我看不用等其建成,军政府早就已经被满清击败!”
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既不称帝,又能安抚那些军民之心,也只有听从这些人的建议了。
毫无疑问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都是一位皇帝主宰一切的局面,一个英明的帝王,能够开创一个辉煌的王朝?百姓对于英明君主的期盼,张震心里非常清楚,但是在那位英明帝王之后的一切呢?
缓称帝,缓称帝,一个缓字说的好啊,这事宜缓不宜急,宜慢不宜快,我看当务之急还是如何尽快壮大咱们自己,至于这称帝等到了那个时候可也不迟……”
“英武仁孝慈德大元帅”?这算什么不伦不类的称号?李鸿章虽然大有见识,但终究还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说着在那想了一会,把目光投到了李鸿章的身上:
职下已经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