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张震的冒险”(2/6)
伯驾赴任前先是跑到伦敦,与英国外相克拉兰敦会晤,希望下次修约时,三国依然能联合出动。克拉兰敦完全同意,并且表示,一旦与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他会让英国驻华海军开到直隶以示支持。伯驾又跑到巴黎,与法国外长瓦尔斯基会晤,后者表示,他无保留地赞同伯驾所提出的法国军舰开进直隶湾的建议。获得英法两国外交部的大力支持后,伯驾于年底到达香港上任。
29日,叶名琛进老城文庙烧香,也避入巡抚衙门,不再回坐落于新城的总督衙门了。行商伍崇曜和雷州府蒋立昂代表清方前去与巴夏礼谈判,巴夏礼对二人很礼貌,但话很不客气,说总督不许我进城,还不跟我见面,我必破他的城。
下午英军一百余人攻入了广州新城,西马縻各厘在巴夏礼的陪同下,大摇大摆地从城门走进了两广总督衙署。英方为此付出的代价极小,死了三人,伤了十一人。
当看到张震的时候,美国领事马辉表现出了极大热情,马辉的确有如此热情对待张震的理由,在上海的工厂建设之中美国人吃到了一块很大的蛋糕。
按照道理来讲,中国官兵拿中国嫌疑犯,本是很简单的事儿,纯属内政。但是亚罗号的暧昧身份,使得这事儿空前复杂起来。
离最后期限还有一个钟头时,叶名琛把十二名水手全送了过来。但是,他没有满足巴夏礼的其他要求,巴夏礼仍然拒绝接收,并且待期限一到,就把问题提交给了英国海军。时间是1856年10月22日。
叶名琛还下令中方师船不可还击。
“是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我是您的朋友,但朋友是需要互相帮助的,比如在某些方面真诚无私的合作,而我这次非常乐于帮您的忙!”
英国国会特色,执政党不管干什么,反对党总绊你的腿儿,至于同党人士,也不见得时刻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想说啥就说啥。
这些老资格的政客,很容易会猜测到对方心里在想什么,但张震却耸了下肩膀,并不是非常在意地对马辉说道:
冒险,张震决定冒险,拿自己的前途,甚至是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不惜一切代价,必须阻止住悲剧的发生。英国人或者法国人,他们的军舰,绝对不允许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