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初见李鸿章”(2/3)
路、水路两路进剿,长毛必然难以阻挡,我看恩师必然势如破竹,岳州等地指日可复,而后当可挥兵直取湖北,再加上抚台和向军门这一可,长毛决然难于应付!”
不过抚台大人对于自己当真了解,自己少年时所做的诗也能随口道来,那也的确算得上自己的平生得意之作了,这么一想不由对张震起了几分亲近之心。
张震心里甚有几分得意,虽然这话里奉承话多了一些,可李鸿章说出来的,也都大多是实情:
比如在这上海,前许抚台久克不下,但抚台大人自赴任之后,不过几日已经克复上海,如抚台这般人才,放眼大清也唯有大人一人而已。”
想到曾国藩几个字,忽然又想到了当日方玮明对自己说的那一番话来……
李鸿章一下笑了起来,说道:“还真真切切是有此事,李鸿章不过代写一篇奏折,谁想到却被吕侍郎连拉带拽回到安徽,连累着自己整日奔波不停。”
“李鸿章见过抚台大人!”随着这一声声音,一个三十多岁,样子斯斯文文的年轻人出现在了张震面前。
可惜李鸿章再怎么聪明,也绝对猜不到张震一肚子的心思。
“最近与长毛作战屡次不利,皆因器械不整,所以吕侍郎命我前来上海,看能不能购买到一批火器以壮军容。不想才一到了上海,就闻听抚台已经克复上海,因此这催办火器之事,非请抚台帮忙不可。”李鸿章神色恭谨,把自己来意说了一遍。
张震何止是听到过李鸿章的名字,简直就是如雷贯耳,恨不得现在就告诉李鸿章,您老人家可是未来“大清帝国唯一可与西方列强抗衡之人”。
不过现在的李鸿章应该工部侍郎,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手下办事,怎么跑到上海,还亲自登门找自己来了?
鬼使神差的自己居然一直没有想起这个人来,也真正算是有些糊涂了。
张震迎上前去,满面带笑:“少荃先生辛苦,本抚一直都在忙于上海军务,不知少荃先生居然也在上海,也没能专程拜访,还劳亲自登门,实在是有些惭愧了。”
提到自己的恩师曾国藩,李鸿章打起精神认真说道:
李鸿章客套了几句,这位抚台大人可真全在那说客气话了,自己不过是吕贤基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