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千面不知情,心相图终生。(3/4)
辜芙蓉很多时候宁愿往阴灵世界里跑,也不愿接触灵魂新生。
辜老思索再三,亦不愿其这么早就接触杀戮环境,心性不成熟的话,再遭形神之伤恐怕反而会得不偿失。
于是劝诫道:“你尚年轻,心性经历都有所不足,恐难受其杀戮环境,如果伤及形神就得不偿失了。你可以先跟五师兄、六师兄交互借鉴,滋养心性,在图其余。”
辜芙蓉难得地语气郑重说道:“不,师父,侯吉那儿我还是要去的,曾经不愿意的事情不代表着自己就能逃避,但我也不会莽撞行事的。在我没有做好准备之前,我会先找五师兄和六师兄请教的。”
不知道为什么,辜芙蓉心底告诉自己,这一步必须迈过去,与自己的誓愿,与自己的责任均有不可避讳。就像那天自己所发为何而修行,答曰:“为桎梏而修行。”
辜老相信以她的性子,话既然已经说出口了,基本上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只得叮嘱道:“镜像心性并非儿戏,心性一旦有所沾染,是很难察觉和恢复的,所以在面临大情大伤之际定要紧守本心不移。二则,与师兄移景共情倒也无事,切记与谷中其他人相互印证之时,一定要有第三人在一旁护法,如遇陷镜太深,也好及时救援。”
顺势还不忘特意嘱咐一旁的两人。
杨勇最为无辜,他还没有体悟到灵犀一动,无灵息神识,师父的特意嘱咐无异于犹如隔靴搔痒、心痒难耐。
倒是陈石似有所悟。
一为何异于心相,自己神识所见好像与寻常灵息五识有所不同,过后得好好向三位师兄讨教讨教。
二是师父为何不怕杨勇和辜芙蓉再重蹈自己的覆辙,其缘由自然有第一条的关系,共情法本以修行之法,自无过分外在凶险,属实自己是个特例。
但其内在风险又避无可避,修行之人最讲心性,师父先前所问道心,不就是至致自我所求吗?所谓修行,当是指自己心中所求,历时间煎熬、受世间诱惑、忍空间磨难,还能护持本心。
师兄个师父当是最为信任之人,共识共情当所受无碍。而谷中其他人也能如此放心,就跟师傅说的折撅功法有关了。其中必定有桎梏禁闭之法,以至于无论我等如何揣测试法,也不会有袭扰之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