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事变前夕(2/3)
,交涉万宝山事件,提出了四点无理要求,双方谈判陷于僵局。
日本陆军总部避开中村震太郎的特务活动不谈,于1931年8月17日发表了所谓《关于中村大尉一行遇难声明》,声称这是“帝国陆军和日本的奇耻大辱”。
当反蒋同盟接到东北军进关的消息后,阎锡山立即宣布辞去新组建的反对派政府主席职务。
战争的脚步已经迫近!
扩大会议迁至太原举行,不久即风流云散。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取消太原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所属军队被张学良和蒋介石改编。
张学良当即命于学忠、王树常两军迎头痛击,又调东北步兵3个旅、炮兵2个团共8万人入关。并于保定以南望都附近彻底击败叛军,石友三仅以身免逃奔济南。
这是奉军第四次入关,但与前三次决然不同,这次是打着“和平旗号”而来的,人们这才真正明白张学良调停的手段。
同年9月18日,张学良向全国发出和平通电,呼吁交战双方罢兵求和。
他万万没有想到,泄密的原因就出在中村震太郎因为企图逃跑,在挣扎中遗失,后被三连司务长李德保偷偷拣起,并藏匿起来的中村震太郎佩带的“三道梁”牌手表上。
随后,第三团关玉衡团长下达第三团团部令:
深夜,万籁俱静。宁文龙、王秉义指挥行刑队把中村等4人秘密押到察尔森后山沟里,于6月27日零点30分下达了射击命令。
于是,日本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林久治郎和陆军参谋本部的森纠,一同会见了奉天省省长臧式毅,以那块手表为证据,并且宣称东北军屯垦三团士兵因图财害命而杀死了中村。
事后,日本特务机关采用种种办法,从李德保处得知了中村被处死的详细情况。
新政府的官员,包括汪精卫的扩大会议派代表都纷纷从北平撤到太原。在天津、北平任职的所有山西官员,都放弃了他们的职位。
为了在战争中得到最大利益,战争初期因此,张学良严守中立,极力避免东北军卷人这场内战。但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都把张学良看作决定胜负的筹码,他们的代表穿梭般地到沈阳与他会晤,想尽一切办法将张学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