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俄波战争(3/4)
关押中的汗王,然后在俄罗斯的监督下,重新恢复这些汗国。
挑起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希瓦汗王,巴哈杜尔汗选择了自杀,因为他知道,即便是明朝人愿意留下他的命,他的世仇布哈拉人也是绝对不答应的。自杀总比要遭到羞辱好。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起码,他死也保持了汗王的尊严……
这些投降的汗王们,全部被押到了大明的京师。扎萨克图汗被以大明皇家法庭,以新的罪名“战争罪”判处终身监禁。阿拉坦汗和叶尔羌汗被判处三十年监禁。其实这对于已经六十多岁的两位汗王来说,结局和扎萨克图汗完全一样,他们无法再走出牢狱了。
三十七万卫拉特军几乎全军覆灭,仅仅战死的就超过了十万人。热武器对冷兵器的决战,只可能出现一面倒的屠杀状况。其实从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注定了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如果不是为了彻底解决卫拉特联盟问题,也许,战争会比现在更加早的结束。
在文尼察保卫战中,乌克兰哥萨克首领博贡率军在冰河之上迎击波军。交战中,乌克兰哥萨克佯装溃退,波兰军队在身后紧追不舍,没有注意到冰面上许多地方散扔着脏乱的稻草。波兰军队眼看就要追上哥萨克了,但刚一踏上这些稻草,脚下的冰就破裂了。
而对于那些在战争中,坚定的站在大明一方的汗国,也都得到了奖励。希瓦汗国的土地被分给布哈拉汗国。布哈拉汗为大明册封为“慈德布哈拉汗”。而土谢图汗国的土地,则全部划到了车臣汗国的领域之中。车臣汗应当庆幸,他明智地选择对了方向。
比斯罗特夫斯基被晾在了那里,没有人来听他的什么谴责,更加不会有人来和他进行一厢情愿的谈判。当然,他的生活遭到了很多的对待,毕竟,大明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总该尽到地主之宜,一定要做到让他们“满意而来满意而归”!
武英四年年底,做为沙皇陛下的使者,比斯罗特夫斯基到达大明京师。傲慢的比斯罗特夫斯基和他们的沙皇陛下,显然还没有弄清楚他们目前的状况。在要求大明归还以沙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为首的俘虏后,还对大明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这一来使得乌克兰人原本的大好形式一下变得岌岌可危起来。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