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条约漏洞(1/3)
在那已经等待了一会的柔克义,站起了身子:“袁世凯先生,能够见到您非常荣幸。”
“袁大人,这个,我想……或许你是对的……”柔克义苦笑不止,袁世凯虽然是在狡辩,但他的每一条狡辩,竟然都是在以《辛丑条约》规定的内容在挤迫日本人。
袁世凯在那沉默一会,忽然笑了起来:
“我明白你的意思,公使先生,美国是想出面调停战争,这很好,我们也并不想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毕竟这对谁都不好……”
《辛丑条约》规定:
“清廷允许各国在使馆区驻军,中国人不得在使馆区内居住;将大沽及北京至大沽沿路的各炮台一律拆除;各国可在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十二处留兵驻守;清政府在两年内不得向外国购买军火及其原料……”
“辛丑条约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公使先生,萧天乃我大清国任命的官员,虽然与日本人开战,但却可不是什么非法组织的成员那,这点务必要弄清楚了。我大清国最是尊重各过利益,与外国友善。违反条约的事情,我们是从来都不做的。”
说着忽然停顿了下:“那么直截了当的说吧,日本方面有什么要求?”
袁世凯的话虽然淡然,但却悲怆,“允许中国军队驻军的地方”,这里是中国的国土,但什么地方能够驻扎军队,却必须要用外国人强加给中国的条约来安排。
这一次后,所有的外国人都牢牢记住了在中国,有个叫“袁世凯”的人!
柔克义的话显得有些遗憾:
“我见到你也一样荣幸。”袁世凯笑容满面:“不好意思啊,公使先生,公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让您久等了。”
条约签订后,次年7月15日,各国乘交还天津之机,又强令清政府不得重修大沽炮台和天津城垣;清军不得在各国军队驻津区二十里内驻扎;禁止中国军队在白河口、秦皇岛、山海关等处部署海防……
“柔克义公使先生,袁世凯大人到!”
“你们看清楚了,这是警察,不是军队!条约中没有任何一条规定,天津城里不许驻扎警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