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战舰发展、旱灾!(2/5)
,澎湖岛又处于那个叫雨影区,所以雨水很少,供给不足。澎湖是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因此旱灾发生的频率较其他地方高。”
联合舰队的人们也许忘记了,就在1501年达迦马第二次东航印度洋时在马尔巴拉与阿拉伯商船发生的战斗,那次战斗中葡萄牙船上的大炮轻而易举的把阿拉伯单桅船小帆船击沉,那次海战是首次火炮击沉敌舰的战例。这次不过是如此少的葡萄牙大炮以如此多的单桅小帆船为靶子,击沉的更多而已。
尤其让人头疼的是,由于台湾地形特殊,一旦发生旱灾,内地用的抗灾经验在台湾没有任何用处。
“旱灾除了老天爷的愿意,人为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秦云接着说道:“罗曼德说,自从红夷到了台湾,便不断有人迁移过来,尤其是郑芝龙对台湾的几次大迁移,再加上渡台的人因为贪地宽可以私恳,故而有无数人冒险渡台。这一切使台湾人口急剧增加。人口不断增加,生存最为重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所以便以砍伐树木作为谋生手段,更有甚者,直接放火烧毁森林,引水工开浚,造成良田。大量耕地是增加了,但却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性的后果”
中国人发明的火药传到西方,火炮被装上战舰。葡萄牙人的船上有多层甲板可以安放重型火炮,侧舷火炮,可以从船艏,船两舷发射炮弹,火炮口径大,有熟练的炮手操纵,葡萄牙的战船是为了在大西洋航行而造,抗浪性能优良。并且船体坚固,可以抵抗住小型船舶的攻击,联合舰队这边有2000艘船,两万名士兵,其中只有12艘大船。其余的都是单桅帆船。这只庞大舰队去年曾在达布尔袭击过一支葡萄牙人的船队,现在他们自持众多,士兵数量占绝对优势,根本不把在第乌的葡萄牙舰队放在眼里。
“恩,这事不能急,火器是最需要精细准备制造的。”丁云毅不以为意:“还是那句话,火炮这东西泰西国人多有心得,还是要重用他们。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咱们现在是学习,等学上个几年,咱们自己的技术成熟了,那就可以从学生变成师傅了。”
他拥有几千艘各型舰船,拥有南安石井造船坊,拥有别人梦寐以求的一切。所以他认为一切都已经足够了,他唯一专心致志考虑的,就是如何保住现有的有一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