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章五千年华夏十九(1/2)
赵襄子灭智伯瑶的战役发生在晋阳之战中。公元前455年,智伯瑶假借国君之命,向赵、韩、魏三家各索取一个万户之邑,韩康子、魏桓子迫于实力有限,所以忍辱献地。
然而赵襄子却不愿俯首称臣,坚决拒绝了智伯瑶献地的要求,智伯瑶因此联合韩魏两家出兵攻赵,赵襄子退守晋阳。 晋阳之战非常惨烈,最后的获胜者是实力较弱的赵襄子。
在这场反败为胜的角逐中,张孟谈居功至伟,正是在他的游说下,韩魏两家临阵倒戈,与赵结盟,最终消灭了智伯瑶。但奇怪的是,后来赵襄子行赏,第一个得到封赏的不是张孟谈而是高赫,对此,立下首功的张孟谈自然要问:“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首赏,何也?”赵襄子如此封赏,也有其特殊的用意。
智伯瑶是晋国四卿中实力最强大的,但他为人处世特别霸道。他以重振晋国霸业为由,要求韩康子、魏桓子和赵襄子各自献出了百里土地和人口。
韩康子和魏桓子迫于智伯瑶的实力,献出了土地和人口,但赵襄子拒绝了。智伯瑶于是率领智、韩、魏三家军队攻打赵襄子,赵襄子自知不敌,退守晋阳。晋阳之战持续了两年,智伯瑶看到城外的晋水,灵机一动下令挖渠,水灌晋阳。
晋阳城被水淹后,灶台里都有了蛤蟆,但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瑶,宁死也不投降。 最终,赵襄子派人暗中与韩康子和魏桓子联络,成功策反了他们。
韩康子和魏桓子在关键时刻倒戈,与赵襄子联手,共同攻打智伯瑶。在战斗中,赵襄子杀死了智伯瑶,并将智氏家族灭族。随后,赵、魏、韩三家联手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晋国彻底灭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分封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赵籍即赵烈侯,赵襄子之孙,韩、赵、魏三国正式成为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赵襄子灭智伯瑶是三家分晋的关键事件之一,它标志着晋国的灭亡和战国时期的开始。此后,韩、赵、魏三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相互竞争和合作,共同推动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
晋阳之战中,赵襄子采取了以下策略来抵抗智伯瑶的进攻:
1 固守晋阳:赵襄子选择了坚固的晋阳作为据点,利用城墙和防御工事进行坚守。晋阳城池坚固,有利于防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