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五千年华夏七(2/3)
舜以后,王权进一步强化,传说禹涂山会盟时“执玉帛者万国”,“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此涂山就是河南嵩县的三涂山,亦即会稽山,正在夏人活动中心地区附近。可见经鲧、禹两代经营,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强大的势力,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着王权的产生,氏族制度的机关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抛弃,唯继任领袖的人选要经议事会认可的形式尚存。
而从舜到禹正处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各种人才辈出,首先被举为禹继任者的是当时曾掌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皋陶先禹而死,部落联合体议事会又推举了益,即伯益。
他是颛顼和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费,与皋陶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曾协助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舜的器重,被任命为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虞”,古文献曾有“益主虞、山泽辟”之说。
禹死后,启立即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夺取了领袖的职位。启破坏传统习俗的篡夺行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以有扈氏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从启作新的领袖,从而发生了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
夏王朝的胜利,使中原地区部族纷争的局面得到了统一,巩固了夏王朝的专制政权。甘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争,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民主禅让制的复辟与奴隶制反复辟的长期斗争的结果,
夏启战胜了有扈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结束了禅让制
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夏朝:甘之战的胜利使启得以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结束了尧舜禹以来的禅让制,确立了世袭制。启成为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时代。
统一中原:夏王朝的胜利,使中原地区部族纷争的局面得到了统一,巩固了夏王朝的专制政权。这为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社会制度变革:甘之战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民主禅让制的复辟与奴隶制反复辟的长期斗争的结果,表明新兴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最终将取代原始社会的残余势力。
这场战争推动了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转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