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卧龙(下)(2/3)
占据厦门,图谋恢复明朝江山,于是延揽天下士子。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荐陈永华,郑成功与他谈论时事,终日不倦,并且高兴地说:“复甫,你是当今的卧龙先生”。不久授予参军,并以宾礼相待。
房内的陈设极为简单,只是一书桌,数张木椅,唯四面墙边堆满了书籍,原本不大的房间显的更是逼仄。那老者进门后便坐于书桌后,身侧有一十八九岁的年轻人默然站立。
张伟见房中之人不敢答话,便郎声笑道:“在下是天地一闲人,朝廷的事不关在下的事,只是听得刚刚房内有一小兄弟见解不凡,在下甚是佩服,不知可否让在下进房内当面聆听教诲?”
将袍袖一挥,喝道:“带路,这便去泉州府衙!”
陈永华为人沉稳静穆,不善于言谈。但如果议论时局形势,却慷慨雄谈,悉中肯要。遇事果断有见识力,定计决疑,了如指掌,不为其他人所动。与人交往,诚字为先。平时布衣蔬饭,随意淡如。
那老者鼻中哼了一声,却是不答话。其身侧立着的那年轻人却展颜笑道:“现下可没有那么多规矩,若是在百年前,只怕先生要先向我们下跪,才合乎礼法……”话未说完,笑容却是一僵,显是刚刚被打的痛处还在做怪。
张伟一至明末,心中念兹在兹的便是这被郑成功尊为“当世卧龙”的陈永华,数度派人去厦门寻访,却一直找不到其人踪迹,想不到此次在泉州偶然间的闲逛居然让他遇到了当世的大材,当下心中狂喜,表面上却不是露声色,只是暗中吩咐人去准备,自已却与陈氏父子闲聊起来,他生性随和爱笑,又是见多识广之人,虽然在陈氏父子眼中文气不足,不过到也不令人生厌,于是三人谈谈说说,渐渐的天色暗将起来。
教人们在沿海晒盐,不但充实了府库,还资助了百姓。当时,福建、广东的很多人都蜂拥而至,每年达好几万人。郑成功以严治理,而陈永华以宽持之,他至台后不久台湾就繁盛起来。
话音甫落,便听到那厢房木门吱呀一声,打了开来,有一花甲老者怒容满面,恶狠狠的瞧向张伟,说道:“这位好汉,请进来罢!”
郑经刚到台湾时,一切初建,制度简陋,陈永华就一一助他建立起来。先是筑围墙栅栏,建起衙署办公;然后教工匠烧瓦技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