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善后(2/7)
够尽快地“侦破”此案,王竞尧专门调来了杜狱,并且还给他出了个难题,不得对参与到案子中的人动用大刑。不过这在王竞尧看来颇为困难的事情,到了杜狱手上就成为了轻而易举能否达到的目标。
“那么陛下和成王呢?”陆秀夫眼睛里露出了恨意:“你篡夺了大宋江山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将他们害死?难道他们会影响到你的大业吗?说实话,本来我的心也死了,就想陪伴着陛下过完这一生,可是你为什么连他们也不放过,为什么!”
这时王竞尧的心情才稍微好了一点,尔后刘思凤的到来,终于彻底让他开朗起来。
七天不到的时间,贺安生和许文枳两人完整的口供已经送到了王竞尧面前。这份口供完全合乎王竞尧的心意,并且比他想得到的还要多。口供上,几乎王竞尧实际控制区域之内,那些“德高望重”,并且忠于前朝的儒生们几乎被一网打尽。并且牵连范围之广,将和此事毫无关系的前朝遗留在民间的旧官僚也全部拉了进来。
两人在底下足足站了有本个时辰,见皇帝陛下什么话也没有说,都觉得有些奇怪。悄悄相互对望了眼,使了个眼色都希望对方先开口,可却谁都没有这个胆量。
而在王竞尧的刻意安排下,此案被当作一个反面典型尽力宣传。不多时各地均知道了此次谋反的大案。老百姓自然不必说了,除了鞑子以外,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拥护谁,这是他们思想里最简单的想法,而王竞尧就做到了这一点,这些读书人针对王竞尧的谋反,最大程度上激起了他们对那些只会读书,平时不做一点实事,现在居然想刺杀皇帝陛下的读书人起了严重的反感。平时在他们眼睛里,形象还算高大的士子们的形象,一下子跌落千丈,对他们说出的话也就不怎么信了。
然而,陆秀夫始终都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殚精竭虑,颠沛流离,试图力挽狂澜,维护大宋江山,可是,腐败的南宋王朝又岂是个人的力量能挽救得了的?他最终以自己的忠节之举报效了国家。他的努力虽未能重扶正倾之宋室,但其忠心报国的爱国精神可歌可泣。
看出了刘思凤心中的忧虑,王竞尧笑了一下说道:“朝廷将拨给你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完成这件事情,有了朝廷的大力支持,事情将会变得简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