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廷议(3/4)
小年纪都被升为安字级的将军,自负奇才的他,心里充满了严重不满。
长江以南皆富裕之地,蒙古人的命之根本,只要控制住了这些地盘,和蒙古人慢慢消耗上两三年,此消彼涨,待到大汉帝国实力完全充足的时候,再行二次北伐,一举推翻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而后进军草原,一雪汉人之耻!
王竞尧和部下闻言都笑了出来,以真金为首的太子党又被称为“义理派”,在几个汉儒的帮助下,义理派大行推举孔孟之道,可他们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孔孟之道讲得再好,也无法为忽必烈弄来钱财米粮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三个月后大军出征!”王竞尧可没有注意到萧浪的表情,站起身子说道:“尔等回去各自准备,光复汉人江山,只在此次北伐!”
“好好吃饭,别一问什么就这样必恭必敬的。”王竞尧让他坐了下来:“这次北伐,工部的两个侍郎郑孝经和刘燚都跟着一起去。听说岛上最近弄出了一种大风筝,上面可以乘坐一个人滑行几十步,这东西了不得,在战场上说不定就能收到奇效,那些奇人发明出来的东西,对我们将会起到极大的帮助。”
李襄阳点了点头,王竞尧想起他自从父亲被杀后,整个人只醉心于工作,这些年来着实多亏了他才能使自己从来不用为钱发愁。李襄阳自从开始掌管经济之后,他迅速确定了金银价格,准许民间使命金银交易,同时铸造铜钱,稳定了币值,增加了国家收入。他还发行轻息贷款,窒息了高利贷,使老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
“在!”
“是!”秦海大声应道,不过很快又说道:“那些火统我可看不出有什么用处,放起来的时候倒挺怕人的,可用一次就成了废物,还是用着刀枪顺手!”
“郑孝经,现在咱们有多少火炮了?”王竞尧将眼光转到了工部侍郎郑孝经身上。
王竞尧不因他是李成之子而处处防范于他,反而给了李襄阳足够的信任和巨大的权利,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李襄阳和他的父亲完全不一样,同时也是一个聪明人,知道如何办事,如何来稳固这一权利。
王竞尧自号北伐讨逆大元帅,司徒平一迁镇北将军,铁残阳镇西将军,陶亮镇东将军,顾斌镇南将军,各引军五万;黎师镇远将军,随军军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