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变故(2/4)
考虑着一个非常难办的事情。过了会,杨太后忽然轻轻叹息一声:“既然王大人那么不愿意当这个官,那么我也不再勉强。拟旨,准许王竞尧辞去天下兵马都元帅之职,念其往日大功,准其保留开国县公之职。提少傅、枢密副使张世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总令朝廷兵马,钦此!”
“臣无罪,只有功!”王竞尧还是那样处乱不惊的样子说道。
各官员对此反应不一,有畏惧王竞尧权势的,大多选择了闭口不言,无耻些的甚至大肆赞扬王元帅为皇上分忧,已经把那些麻烦事提前替皇上做完了。但也有看不惯王竞尧作为的人,联名上本弹劾王竞尧,目无皇上,私自结交外番,封官许愿,实属大逆不道的行为,要求立刻罢免王竞尧本兼各职,交刑部论罪。这其中的带头人正是少傅、枢密副使张世杰、左丞相、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陆秀夫和中书侍郎杨亮节这三个人。其中陆秀夫的态度表现的最为激烈。
朝廷里又一次窃窃私语起来,这是王竞尧第二次以辞官相威胁了。现在大宋除了他王大人,还有谁能抵御鞑子的进攻?那太后也必然不准王竞尧的辞官请求。上次他辞官,结果让陈宜中丢了位置,这次又不知道是谁要倒霉了。
“太后,太后三思!”文天祥见事态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急忙走出来力谏道:“王大人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太后,请看在往日的功绩下,千万收回成命!”
当这话传到王竞尧耳朵里的时候,王竞尧淡淡地说道:“若说到为人的耿直,只怕当朝没有人能比得上陆秀夫了,朝廷有这样的人,当真是我汉族的福气!只可惜他拘泥于规矩,遇事不知变通,其人在太平时节可以治理国家,成为一代名臣,可惜在乱世之时,不免会耽误了很多事情。”
这一番话让朝廷里的人都呆住了,杨太后面容缓和了许多。却听到陆秀夫厉声问道:“好,就算你强刺狡辩的是真,那么我问你,在歼灭海盗之后,你为什么私自召集流求各部落首领开会?还封了什么流求各部落统领首领,不经皇上允许,私自封官,你知道这是什么罪吗?”
王竞尧知道今天若不能彻底竖立自己的朝廷里的绝对权威,只怕将来再也没有那么好的机会了,他跪下了说道:“太后,自太后和陛下到泉州后,王竞尧忠心耿耿,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