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弹劾(2/3)
是感激地看着王竞尧一眼,当年他的部队兵败,的确有陈宜中胡乱指挥的因素在里面,但最后罪责都由自己一个人扛了。此时见自己刚才还附和陈宜中解除王竞尧兵权,转眼间王竞尧不念旧恶,居然为自己洗刷冤屈,心中感激不能用言语表达。
本想宣布退朝的杨太后,见说话之人是王竞尧,当即打消了主意,说道:“原来是王大人,王大人有事尽管说。”
“臣再弹劾陈宜中于德佑元年,鞑子向临安大举用兵之前,陈宜中不思抵抗,竟欲迁都,太皇太后受其威胁,被迫答应。但至迁都之日,从早到晚,竟看不到陈宜中身影,致使迁都之事作罢,太皇太后甚至以发簪摔于地上,大骂陈宜中误国!”王竞尧此时口气已经越来越严厉:“陈宜中第三罪,乃是于德佑二年,元军进驻臬亭山,临安城里军民上下一心,准备与鞑子血战到底之机,不思如何抵抗,竟带着门生弟子悄悄不辞而别,跑到福建,结果终于造成临安城破!”
这本来是皇上最击毁的事,但此时宋淳宗年幼,太后又无甚主见,因此陈宜中也不必再顾忌些什么。
“臣反对!”杨镇大声说道:“陈大人说现在福建暂无战事,真正可笑,不知陈大人是从哪里做出这样的判断?鞑子亡我大宋之心未死,百万大军犹对我虎视眈眈!成王虽然做事仔细,但才多大,若是历练几年可堪重任,但现在却是不成!王元帅忠心耿耿,青芝山一役以弱胜强,打得鞑子不敢正视我福建。若现在即让他交出兵权,非但有卸磨杀驴之嫌,只怕鞑子知道后当时就会尽点大军,那时请问有谁来带兵抵御?莫非由你陈大人亲身上战场不成?若是要撤换王大人元帅之职,臣情愿回到老家,不再过问政事!”
“陈宜中!”王竞尧将头转向陈宜中厉声喝道:“这三条大罪,换成任何一个稍微有些良知之人,早就无颜活在这世上!你三朝老臣,怎么还有脸坐在丞相的位置上发号施令!”
陈宜中怎么也想不到杨镇为了王竞尧,竟然不惜以辞官相威胁。不多时,杨亮节也持反对意见,到了后来,就连自己甚为中意的陆秀夫也极力反对。一时间,陈宜中竟觉得自己有了些孤家寡人的感觉。
陈宜中脸上一阵青、一阵红,竟被王竞尧呛得说不出话来。这些本都是自己的丑事,大家碍着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