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千七百二(1/17)
十九庚京
北京
【地理通释】
北京大名府汉属魏郡,后周置魏州,唐置天雄军,后唐建邺都曰兴唐府,晋建邺都曰唐晋府,后汉曰大名府,广历二年升为北京。正殿曰班瑞。
【宋史】
《地理志》:广历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驻跸行宫。
【宋会要】
仁宗庆历二年五月诏曰:相邑设都,所以因地形之胜省方展义,所以考民风之宜,乃眷魏郊实当河麓,席万盈之懿兆冠千里之上目臾。隐然北门,壮我中夏,洪惟圣考,顺驻雕兴。宫馆并存,威灵如在,缅怀凝烈有述於孝思。嘉慰后来,敢忘於时迈,载恢旧制,崇建别京,懋昭善继之首,仍唤维新之泽。大名府宜居为北京,先朝驻跸行宫,正殿以班瑞为名,其修葺行宫屋宇,并给官钱,毋得科率。六月十七日,以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任中师,为修建北京,使翰林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苏绅为修建北京副使。七月十二日,以北京行宫门为顺豫。八月十七日,出内藏库缗钱十万,修北京行宫。闰九月一日,诏此建北京,以备巡幸,其供似之物,宜令有司辨置,毋或扰民。三年二月六日,北京行宫便殿为靖方。七年六月二十一日,置北京留守司御史台。神宗熙宁八年十二月九日,赐内外城门名,南河门曰“景风”,南博门曰“亨嘉”,朝城县门曰“安流”,朝城罗门曰“巽斋”,冠氏门曰“华景”冠氏罗门曰“春祺”,上水关曰“善利”,北河门曰“安平”,北博门曰“耀德”,魏县门曰“宝成”,魏县罗门曰“利和”,观音门曰“安正观”,音罗门曰“静方”,下水关曰“永济”,左右四厢凡二十三坊。永宁、延福、靖安、惠安、宜春、敦信、安仁、善化、七贤、大安、德教、宜春、崇化、三市、普宁、广利、长乐、景行、景明、凤台、延康、福善、保安。
【玉海】
崇宁四年七月丁巳,京畿四面置辅郡以澶,郑许三州升兖邑为拱州,是为四辅。景元年三月,升郑州节镇。诏曰:周制九畿,盖尊寰内,汉设二部,实陪京师,相宅浚都,夹右营圃。稽扶翊之义,参领防遏之兵。皇五年十二月壬,以曹陈许郑滑州为辅郡,隶畿内,置京畿转运使。至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