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 清代(8/53)
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清顺治初,官广东高雷廉道副使。
登屴崱(三首)
空山到处草萋萋,惯住山人路亦迷。白石青松孤冷甚,谩夸桃李自成蹊。
杏梁茅宇结难成,伸手无多是太清。袖里片云闲聚散,人间几处变阴晴。
罗列诸峰岂是群,卜邻独许武夷君。兴来不惜如椽笔,草与山灵十赉文。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字昌范,福建长乐人,清顺治间廪生。
宿白云堂
松语钟声黄叶天,空堂人静一灯悬。十年旧梦频回首,风雨无端近枕边。
————《清全闽诗录初集》卷四
嘉庆五年(1800年)注韩居刊本
黄若庸字仲丹,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顺治间贡生。
重游灵源洞
一入灵源路,依然萝藓深。山花浮远渚,秋色到平林。泉发经年响,松垂数里阴。石桥谈往事,不尽十年心。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宿白云洞
十里巉坑道,探奇到此稀。芒鞋风叶响,松径露苔肥。山月归林小,江云渡水微。禅关聊信宿,幽赏竟忘归。
————《清全闽诗录初集》卷五
东际亭晚眺
日暮山余紫,虚亭瞰危石。秋水一江天,千里平空碧。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白云道中
极目寒烟鸟道长,微茫江树水云乡。竹风吹老行人鬓,一半秋山卖夕阳。
————乾隆《鼓山志 艺文》
过凤池
万岭纡回忽有村,竹中佛火自朝昏。我来正值春山冷,僧卧深云不闭门。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魏宪字惟度,福建福清人,清顺治间诸生。
入海音洞
削壁疑无路,悬岩忽有门。倒行微径狭,侧入一天昏。渐觉晨光引,徐听海水喧。寻声难识面,唯有白云痕。
————《清全闽诗录初集》卷五
海贤字素愚,清顺治中,莆田慈寿寺僧。
和严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