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七十三(2/11)
流民五百六十二名口。现经设法抚恤。俟春融再令回籍等语。所办尚属妥协。流民就食他方。时届隆冬。天气严寒。易致流离失所。该将军等既经分饬各地方官。量为助资。并加抚恤。自不至有冻馁之虞。来岁春融。即妥为晓谕。饬令回籍。免致久留盛京。藉滋事端。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奕经等奏、山东登莱青三府民人。因年岁歉收。纷纷赴奉天就食。约有八九千人。该将军等设法抚恤。俟春融饬令回籍等语。地方偶遇偏灾。乏食穷民。全在该地方官随时查明户口。妥为抚恤。似此扶老携幼。奔走远方。至数千人之多。不特流离可悯。且恐随处停聚。难保无匪徒溷迹。易滋事端。所有此次就食奉天民人。俟明春回籍后。该抚即体察情形。妥为安置。至此后该省地方。如遇水旱不齐。民食维艰。总当先事豫筹。俾资糊口。无令小民轻去其乡。方为不负委任。将此谕令知之。
○制造盛京金州水师营遭风击碎战船。并沈失军械。从将军奕经请也。
○贷盛京金州水师营驻劄歉区兵丁粟米。
○癸酉。上诣时应宫拈香。
○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
○谕内阁、钟祥奏、省城捐建义仓。核实存贮。以备缓急一摺。山东省常平仓谷。早年动缺已多。近年通计实贮。尚多绌于原额。一时骤难买补。欲期有备无患。自应先事豫筹。兹据该抚督同司道等倡率捐廉。于省城添建义仓。以辅常平之所不足。现已修造完整。议立章程。自道光十四年为始。按年捐输。计共捐存谷八百石。谷价银一万八千余两。俟省垣捐至五万石。足备灾赈借粜之需。再于兑州曹州繁要之地。以次酌量建仓。一律捐贮。如行之有常。即可递及通省府州等语。此举甚好。义仓谷石。系为接济民食。必得图匮于丰。随时采买。核实存贮。务期办理妥协。不滋流弊。以期扩充推广。储蓄有资。并将稽查出纳各事宜。专有责成。妥立章程条款。实力奉行。俾资经久。至建仓需用银两。均系官捐。其收捐银谷及动用采买。俱着免其造册报销。
○山东道御史况澄奏、江南江安粮道所属。节年应徵缓漕米石。积欠过多。请立考成题报。下部议。寻议、历年带徵漕项银米。与缓漕米石。事同一律。缓漕米石至应徵之年。俱由各该督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