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实录卷之五十八(12/16)
不辱。投缳自尽。给银建坊。入祠致祭如例
○壬寅。谕内阁。近因考试新科进士。以宋儒所云士人当有礼义廉耻句为论题。诸进士试卷进呈。朕躬自披览。见其文艺之工拙优劣。固有不同。然大概皆词章记诵之常谈。未能真知题中之理蕴。而实有发明。盖所言止于仪文末节而已。非礼义廉耻之大者也。朕则谓古人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者。盖以天下之大。四海之众。皆范围其中。而不可须臾离。而士人贵有礼义廉耻之说。所指甚远。所包甚宏。上之为人君。下之为人臣。皆当求其大者、以为务。而不可局于仪文末节间也。以礼言之。如化民成俗。立教明伦。使天下之人、为臣皆知忠。为子皆知孝。此礼之大者也。进退周旋。俯仰揖让。此礼之小者也。以义言之。如开诚布公。荡平正直。使天下之人、无党无偏。和衷共济。此义之大者也。然诺不欺。出入必谨。此义之小者也。以廉言之。理财制用。崇俭务本。使天下之人、家给人足。路不拾遗。盗贼不生。争讼不作。贪官污吏、无以自容。此廉之大者也。箪食豆羹。一介不取。此廉之小者也。至于以耻言之。为人君者。宪天出治。諴和万民。则当以一夫不获其所为耻。为人臣者。行义达道。兼善天下。则当以其君之不为尧舜为耻。若夫乡党自好。不失言于人。不失色于人。此乃耻之小者耳。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而其道不外礼义廉耻之四端。士人者、以天下为已任。其身既为臣之身。而有致君之责者。岂可徒知其小节。而不知其大者乎。夫礼义廉耻。由一端之小者。扩而充之。皆可以保四海。然必知其大者而务之。自可不遗于其小。若或徒窥小节。而不知其大。则迂拘曲谨。祗图检束一身。而不敢任天下之重。此则细民之行。而非士人之道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其可不勉自奋立乎。朕引见新科进士时。即欲面加训谕。因天气炎热。恐伊等暂时跪听。不能悉心领会。今特详为宣示。朕愿与大小诸臣、交相儆勉。详思礼义廉耻之大者。身体力行。则人心风俗。烝烝日上。而唐虞三代之治。庶几其可复见也
○以翰林院编修励宗万、张廷瑑、俱署日讲起居注官
○升一等侍卫伊都善、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癸卯。谕吏部。各省官员数年以内、已经该督抚随时举劾。今届三年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