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孙督师再赴辽东(十三)(2/3)
为了大明抛头颅撒热血,一定要给他们立碑树庙,让后世子孙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孙承宗望着王宝,突然之间觉得这个死太监也不是那么讨厌了,对他点点头说道,王监军所言有理,王宝头一次觉得孙承宗对自己说话变得温和了,也很感动立即回到自己屋里奋笔疾书,在写的过程中他几度哽咽,尤其是写到李兰芝等十几位女兵抱着炸药包和清军同归于尽的时候,眼泪竟然洒在奏折上,不过王宝没有换纸,只是在奏折的后面写明了这点,然后签一下自己的名字封好奏折,让锦衣卫马上报回京中。
辽阳城门口,孙承宗和王宝并排站在城门口迎接胜利归来的大军,身后全是辽阳城的百姓,前几天从河南,山东又送来一批流民,这批人有六千多人有了他们的加入,辽阳城里多了些生气,伴随而来的还有许多精明的商人,说实话现在辽阳城不缺金银,只是缺粮食和各种生活物资,这些商人都有大海船由于他们是跟随登莱水师一块儿来的,所以并没受到拦截,不过要交一些税银不过,这些商人对这倒不在乎,只要能安全的来到这里区区一点税银们当然不在乎。
到了这里他们先拜访了孙承宗,这位孙大人很和蔼仔细问了商人带来的货物,大手一挥全部包圆而且是现银交易。这让这些商人大喜,立马感觉刚才送的礼物实在是太少了,觉得下次来应该给孙大人送一份厚礼。这些商人连忙回到码头,把货卸下来送到总督府,果然孙老师是个诚信的官员,把银子立马就结清了,这些商人马不停蹄的就走了,去准备下一批货物。
孙大人成立了两个货栈,把这些货物平价卖给百姓,如果没钱的话还可以以货易货,这样的做法很快受到了百姓的赞扬,百姓们可以用木耳,蘑菇,人参等山货和动物毛皮换取生活物资。孙大人当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利益,他知道只有让货物流通起来,经济才能发展。
秦岭等人来到城门口,看见孙承宗和王宝在门口迎接,连忙跳下马来三个人一起向孙承宗和王宝行礼,二人虽然身为上官,却以礼相还,身后百姓热烈欢迎都高声大喊,明军威武,大明万岁,口号一声比一声高,听到口号的明军也跟着大喊。孙承宗一脸激动的说道,民心可用,由于百姓实在太多,只能一路步行,回到经略衙门。
来到正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