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伊璧鸠鲁(18/21)
物,是应该的。我时常指点给你的那些事,我都希望你去作并且实行,拿它当作幸福生活的根本原则。第一,要相信神是一个不朽和幸福的实体,一如世人关于神的共同意见所说;不要把任何与不朽和幸福不一致的东西加到你对神的观念上去,并且要相信神拥有足以保持这种幸福和不朽的一切。神灵是有的,因为我们关于神灵的知识是明显的,但是神灵的本性并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样;一般人对于神灵所表的敬意,没有一点符合于他们所存的神灵观念。摈斥众人所信的神灵的人,并不是不敬神灵的,拿众人所存的关于神灵的意见加在神灵身上的人,才是不敬神灵的。因为众人关于神的肯定都不是从感觉得来的概念而是虚妄的假定,根据这种假定,临到恶人头上的大祸和降到善人身上的大福都被归之于神灵:因为众人总是把人类的美德联系到他们关于神灵的观念上,而把一切与人类性质不同的,都认为与神性不合。
你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因为这个缘故,正确地认识到死亡与我们无干,便使我们对于人生有死这件事愉快起来,这种认识并不是给人生增加上无尽的时间,而是把我们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了出来。一个人如果正确地了解到终止生存并没有什么可怕,对于他而言,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那么,如果有人说他之所以怕死,并不是因为死在当前使他难过,而是因为死还未到使他难过,那就是个傻瓜了。一件事情在当前并不使一个人忧虑,反而在未到时使他烦恼,这是很荒谬的。所以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因为对于生者说,死是不存在的,而死者本身根本就不存在了。然而一般人有时逃避死亡,把它看成最大的灾难,有时却盼望死亡,以为这是摆脱人生灾难的休息。贤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看成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贤者对于生命,正如同他对于食品那样,并不是单单选多的,而是选最精美的;同样地,他享受时间也不是单单度量它是否最长远,而是度量它是否最合意。如果叫一个青年好好地活,而叫一个老人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