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祠祀志(1/21)
廟壇重慶府
文廟在府治西。宋紹興間建,明洪武四年重建。宣德間,知府孫日良重修。景泰間,知府李庸、毛泰相繼增修。弘治五年,知府劉思賢重修。嘉靖三十五年,重修;四十年,知府薛天華重修完備。萬曆元年,知府張希召建解元碑亭於養正門,左進士碑于蓮茹門右,明末毀。國朝康熙三年,總督李國英重修;二十三年,知府孫世澤、巴縣知縣焦映漢重修;二十七年,知府王侯重建雁塔二;三十八年,知縣陳堯智重修;五十五年,知縣譚懋學增修。雍正三年,知府張光重建尊經閣於崇聖祠後,魁星閣于泮池左;九年,知縣朱介圭重修殿廡;十一年,知府顧贄重修明倫堂;十二年,知府馬世藻增修。乾隆元年,知縣沈天成重修兩廡;十五年,知縣張兌和擴清地址;十六年,知縣王爾鑒捐砌泮池石欄;十九年,重浚泮池,川東道宋邦綏、知府傅顯重修大成殿兩廡、尊經閣、明倫堂,門垣悉備。嘉慶十六年,知縣葉文馥修魁星閣。道光十九年,知府汪日宣率十三州縣全行改建,比舊廟制度規模宏敞矣。署知府王夢庚《重慶府府學落成記》:道光壬寅歲,庚奉檄權守重慶。蒞任之翊日,袛謁黌宮,仰見宮牆壯麗,美富畢臻,爰進、李蘇兩學博。詢之曰:“蜀學最盛者在漢,有文翁石室,後為高公禮殿,禮殿即夫子廟堂,自是廢興不一。渝城廟制胡能巍煥若是?”兩學博曰:“此前太守汪公日宣之力也。廟在唐以前無考,宋紹興間始建於治西,時高宗手書《六經》《論語》《孝經》《孟子》,圖孔子並七十二弟子像,躬為序贊,頒之郡國,以示惇勸,故郡皆有學。”前明始建於洪武四年,修於宣德、景泰間,規模粗具,迨弘治壬子,太守劉思賢始踵厥美。嘉靖丙辰迄辛酉,薛守天華增其式廓,曹給諫汴為之記,稱極盛焉,至明末蕩為焦土。我國朝定鼎以來,制軍李公德英始建於康熙三年,時駐軍渝城也。厥後康熙二十三年培修者為孫守世澤、巴令焦應漢。而三十三年、五十五年之役,巴令陳堯智、譚懋學董其成。雍正三年,張守光建尊經、魁星兩閣;雍正九年,巴令朱介珪重新之;十一年,太守顧君贄建明倫堂;十二年,馬守世藻竣其事。乾隆元年,巴令沈天成又培治兩廡,蓋土木之易毀而難成也。如此,且附近居民侵佔隙地,漸傷湫隘;十五年,張令兌和擴清基址;十七年,王令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