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29/30)
灭亡的历史悲剧。
【鉴赏】这首元曲抒发登临虎丘时的感慨。开头一句“半天风雨如秋”,点明中心,点明秋天登临虎丘,当时风雨交加。“怪石于菟,老树钩娄”,描画山中怪石嶙峋,状如猛虎,古树苍劲,枝虬弯曲的自然景观,简单八个字就点明了虎丘山景崎幽的特点。“苔绣禅阶。尘粘诗壁,云湿经楼”三句,视角由对自然景观的关注转为对人文景观的关注。“苔绣禅阶”,说的是因为游人稀少虎丘山寺中的台阶上布满青苔;“尘粘诗壁,云湿经楼”,对虎丘山寺的外貌进行了描写。作者由远及近,渲染了山中古寺的破败荒凉之景。
接下来,“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这两句工整对仗,写出伫立在幽静的虎丘,耳边偶尔能听到远处的琴声,更加觉得音调的清冷;又写出了看着脚下的池水,不由得联想到这里曾是一片刀光剑影。作者思绪沟通古今,承载历史的厚重,拓展了作品的发展空间。
最后“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锁吴愁”,紧承上文联想,笔锋转向千年的反思,抒发登临虎丘的慨叹。纵观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和事都被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曲子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深深的感伤和无处安放的惆怅。
这首曲子条理清晰,结构紧凑,语言考究,对仗工整,风格淡雅清丽,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意境幽深。
〔双调〕折桂令
毗陵[1]晚眺
江南倦客登临[2]。多少豪雄,几许[3]消沉。今日何堪[4],买田阳羡[5],挂剑长林[6]。霞缕烂谁家昼锦[7]?月钩横故国[8]丹心。窗影灯深,磷火青青[9],山鬼喑喑[10]。
【注释】
[1]毗陵:县名,即今江苏武进。
[2]江南倦客登临:江南倦客,是作者的自称。登临,即登山临水,游览名胜,这儿特指到了毗陵。
[3]几许:在此有“无多时”的意思。
[4]何堪:实指不能忍受。
[5]买田阳羡:即归田隐居之意。阳羡,旧县名,在今江苏宜兴县南。
[6]挂剑长林:延陵季子曾佩带宝剑拜访徐国国君,徐国国君十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