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23/30)
约,心中窃喜。然而纵使自己千般娇媚、万般美好,丈夫不在身边,也无人欣赏,于是暗自感伤。
下面一句:“尖尖指屈将归期念”,继续描写思夫妇人的动作来展示其心理变化。她数着手指来算着丈夫的归期。内心由于思念过重,在经历了由高兴到沮丧这种落差很大的心理起伏之后,女子内心的失落和孤独的感觉大大加重了,她心烦意乱,产生了些许疑虑:丈夫会不会将自己抛弃了?想到这,不由得凭空生出一腔怨气来。
结尾三句“念他抛闪,闪咱少欠,欠你病恹恹”,一想到他会抛弃我,就令我控制不住自己,就给你大病一场,气气你。这无疑是女子无可奈何的气话,足见思念到极致的焦躁和恼怒,同时也看出女子用情和思念的深切。
这首元曲语言通俗,音节和谐响亮,极具重叠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流畅,雅俗共赏。
〔越调〕小桃红
孙氏壁间画竹
月分云影过邻东[1],半壁秋声动。露粟[2]枝柔怯栖凤。玉玲珑,不堪岁暮关情重。空谷乍寒,美人无梦,翠袖倚西风。
【注释】
[1]月分云影过邻东:月分云,即“云破月来”。影,指竹影。邻东,即“东邻”。
[2]粟:指因寒冷而起的鸡皮疙瘩。
【鉴赏】这首元曲是一首题画之作。题为“画竹”,但全篇却不见“竹”字。
此曲落笔秋声,入手咏物,再加上作者的主观想象,寓情于景,极具特色。作者观察到了“云破月来”的一刹那间竹影入微的变化。“过邻东”三个字,由静及动,用了“东邻”的典故,为下文写“美人”做了铺垫,还迎合了题面“壁”字。“半壁”使用夸张的手法说明画的逼真,交代画之大,竹之多。“秋声动”展现了作者敏锐的感觉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说出了画中时节,又使用通感将风势为风声,描绘了秋风阵阵、竹涛滚滚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露粟枝柔怯栖凤,玉玲珑,不堪岁暮关情重”三句,作者寄情于景,抒发岁暮的感伤情绪,继续咏竹。“露粟”一句紧承“秋声”。在秋声凄凉的夜晚,栖凤不安于柔枝,分别从侧面和正面写了画中竹之美。凤栖竹枝是作者对画中竹的赞美,与下面的“玉玲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