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8/30)
野由远及近,由山至水,由平波到新月,也显示了时间的流转。“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渡口”近而“江头”远,“桃蕊”之红,“梨花”之白,表现了色彩的映衬之美。这些景致,暗合了“多景楼”之名。
最后三句作者陡转笔锋,点明了全曲的主旨。“何处离愁”故作一问,引出了后面的原因:“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原来“多景楼”是作者与友人分别之处,此处一别,作者将登上孤舟,趁夜出航。离别已是凄凉不已,加上这众多情景的烘托,岂不更让人“黯然销魂”!
〔双调〕折桂令
咏蟠梅[1]
梨云[2]旋绕东风,谁屈冰梢[3],怪压苍松。绿萼含香,枯根层结,春信[4]重封。清味远嫌蝶妒蜂[5],老枝寒舞凤蟠龙[6]。夜月朦胧,疏蕊纵横,瘦影交加,碎玉玲珑。
【注释】
[1]蟠梅:梅树的一种。
[2]梨云:白似梨花的云。
[3]冰梢:冰棱。
[4]春信:春天的信号。
[5]嫌蝶妒蜂:突出蟠梅甘于寂寞、清高孤傲的品格。
[6]舞凤蟠龙:比喻老树枯枝那纵横交错、曲折的形状。
【鉴赏】这首元曲通过表现蟠梅耐寒的个性,赞扬了它孤傲清雅的品格。
开头刻画蟠梅生长的恶劣险峻的环境:白似梨花的云在强力东风的吹拂下在空中飞舞盘旋,各种形状的冰凌,沉重地压在苍松之上。“东风”一词揭示了前三句所描绘的是初春时节大雪之后的凄清寒冷的样子,一个“谁”字,明知故问,意为强调;而一个“怪”字,表现出苍松所遭受的沉重压力,为下文正面描写蟠梅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绿萼含香,枯根层结,春信重封”三句,描绘了在盘结的根干上所生长的绿色的花萼上含香绽放的梅花。花朵绽放在冰雪封锁之后春意盎然的大地上,传神形象地表现了蟠梅不惧严寒、独占鳌头的个性。巧妙营造了“一枝透露春消息”的意境。“清味远嫌蝶妒蜂,老枝寒舞凤蟠龙”两句,“舞凤蟠龙”描绘其形态,比喻老树枯枝那纵横交错的形状,使无限蓬勃的生机跃然纸上。蟠梅的神态描绘极其传神,“嫌蝶妒蜂”,突出蟠梅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