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6/37)
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服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上字函第十卷)。
要览举善见律云。分卫此云乞食。
○僧祗云。乞食。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
○根本毗柰耶云。佛说比丘乞食。但遮五处。一唱令家。二淫女家。三酤酒家。四旃茶罗家。五王家。
○多事苦求无厌足 ○诸禽因以亦相离
僧祗律云。佛告营事比丘。汝莫复为房舍恼乱世人。钱财难得。布施亦难。过去世时。有跋处比丘。止住林中。时有释军多鸟。亦集此林。晨夕鸣乱恼彼比丘。不得入定。佛告比丘。欲令此鸟不来耶。答言。愿尔。佛告比丘。汝于日暮众鸟归时各乞一毛。晨朝去时。亦如是乞。比丘依教。早晚就乞。各惠一毛。尔时众鸟。作是念言。今此沙门常乞。恐我等不久毛衣都尽。不能复飞。当如之何。即别求栖。佛告比丘。鸟兽尚恶多求。况复世人。汝等比丘莫为劳事。多欲多求。令彼信心居士。苦舍财物。(优字函第六卷)。
○僧痴俗吝俱无识 ○生恼成冤自取殃
法苑举大集云。有盲龙女而白佛言。我于因地曾作农夫。有一比丘。来从我乞求五十钱。我时报言。听待谷熟。当与汝食。比丘复言。愿乞十文。我于尔时。瞋彼比丘。乃至十文。亦不相与。时彼比丘。心生懊恼。然我后时。因往寺林。盗取十庵罗果食之。彼业因缘地狱受苦。恶业未尽。作饿龙身。常为诸虫食啖脓血苦恼。又彼比丘以瞋忿心。恶业缘故。作小毒龙。生我腋下。 于我血。不可堪忍。投佛解脱。佛为说法。小龙即出。同白佛言。久近脱此。佛告龙言。此业大重。次五无间。何以故。若四方常住僧物。或现前僧物。笃信施物。或华果树园。饮食汤药。床蓐敷具。一切所须。私自费用。持乞亲知。此罪重于阿鼻果报(漆字函第六卷)。
○无欲分上恚瞋风 ○清冷云中霹雳火
遗教经云。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而霹雳起火。非所应也。(堂字函)。
○持戒辛菜尤成厌 ○在道邪偷岂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