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8/34)
。诸天种少。若布施持戒孝顺多者。诸天欢喜。说言。天众增益。修罗减损。(德字函第三卷)。
莫轻半日微斋力 可储六十万年粮
杂譬喻经云。昔大檀越请佛僧饭。有一卖酪客至。因留其饭。劝持斋戒。听法暮归。妇言。我朝未饭。延待至今。强令相伴。败坏其斋。半斋之福。七生天上七生人间。一日持斋。有六十万岁粮。复有五福。一曰少病。二曰身安。三曰少淫。四曰少睡。五曰生天识宿命也。(图字函)。
五根无犯一心制 一饮能令五戒亏
涅槃教诫经云。佛告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入于五欲中。譬牧牛人。执杖视之。无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无辔。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羊字函第五卷)。
毗婆沙论云。有一邬波索迦。禀性仁贤。受持五戒。专精不犯。后于一时。为渴所逼。见一器中。有酒如水。遂取饮之。尔时便犯饮酒戒。时有邻鸡。来入其舍。盗杀而啖。复犯杀与盗戒。邻女寻鸡。来入其室。强逼交通。复犯邪行戒。邻家告官。讯问拒讳。复犯诳语戒。如是五戒。皆由酒犯。佛告诸比丘。汝等若称佛为师者。自今已往。下至茅端所沾酒滴。亦不得饮。(亏字函第三卷)。
戒瓶全则物随生 戒瓶破则物随失
杂譬喻经云。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四方求乞。经十二年。奉天不舍。祝愿富贵。人心既至。天即愍之。现身问曰。汝求何等。我求富贵。天与一器。名曰德瓶。凡所愿者。悉从瓶出。客问。汝贫。今何骤富。答言。我得天瓶出种种物。故如是富。客借瓶视。其人骄逸。执之不固。失手瓶破。一切诸物。俱时灭去。持戒之人种种妙好。无愿不得。若毁戒者。骄逸自恣。瓶破物失。亦复如是。(写字函第三卷)。
持戒远佛乃常亲 破戒亲佛而反远
诸经要云。波罗脂国有二比丘。来舍卫国。问讯世尊。中路渴乏。前到一井。一比丘汲水便饮。一比丘看水见虫不饮。饮水比丘问伴比丘言。汝何不饮。答曰。世尊制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