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20/34)
念则如锁。心喻猕猴。行者观心。亦复如是。渐渐制心。令住缘处。若心久住是应禅法。(图字函)。
一心禅定能深造 五百车声绝不闻
泥洹经云。大臣福罽。遥见世尊。诸根寂默。欢喜前礼。毕住一面。佛问福罽。得何法喜。对曰。比丘力蓝。坐于树下。时有五百乘车而过。继次人至。下车问曰。见前群车过不。答曰。不见。又曰。还闻车声。答曰。不闻。曰。时卧耶。言。我不卧。犹在道耳。其人叹言。车声 。觉而不闻。用心何专。难有乃尔。深嘉其志。遂得法喜。佛问福罽。汝知雷霆霹雳。可比五百车声。对曰。正使千车。疾驰同响。犹不能暨。佛言。曩昔吾游阿沉。暴雷霹雳。连煞四牛。耕者二人。同时怖死。世尊独不闻乎。定觉经行。一人作礼。随我而步。吾问。何匆匆耳。其人答言。向者霹煞四牛二人。世尊独不闻乎。吾言。不闻。曰。时卧耶。答曰。不卧。自三昧耳。其人亦叹。希闻得定。如佛者也。亦得法喜。(澄字函第四卷)。
定中兀坐真枯木 顶上容巢待产雏
智度论云。释迦昔为螺髻仙人。名尚阇梨。常行第四禅。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兀坐不动。鸟以谓木。即于髻中生卵。是菩萨从禅觉。知顶有鸟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动。鸟不复来。卵必尽坏。即还入定。至鸟生子飞去乃起。(德字函第七卷)。
有偈云。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河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
人若一动彼静虑 罪招五百劫非安
佛说处处经云。有一比丘。坐得定意。复有一优婆塞。见其坐处不平。牵起示彼安处。优婆塞后五百劫。不得安稳。何以故。断道念故。佛告诸弟子。有说经典。慎莫中断。断经罪重不可计(无字函第四卷)。
戏言欺罔传他法 静坐承当证厥功
杂宝藏经云。昔有比丘。年老昏塞。见少比丘说四果法。心生羡尚。语少比丘。愿以四果。见受于我。诸少比丘。嗤而语之。我有四果。须得好食。然后相与。时老比丘欢喜。即办肴膳待之。既已。诸少比丘。弄老比丘。语曰。大德。汝在此舍一角头坐。当与汝果。时老比丘欢喜如语。诸少比丘。即以皮鞠打其头上。而语之言。此是须陀洹果。老比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