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13/34)
儿命已绝。当自杀时。即生天上。是为不惜寿命。全护净戒。(德字函第三卷)。
一戒有亏禽所罚 一杀能持鱼不伤
百缘经云。贤劫中。波罗柰国。有一长者。受持五戒。犯一戒故。生鹦鹉中。余四完具。今值我出家得道。(漆字函第三卷)。
法苑云。舍卫国。有大长者。无子。祷祀神祗。感生一男。后因临河。儿偶堕水。遭鱼所吞。儿福力故。虽在鱼腹。犹复不死。于是下流有一富家。亦无继嗣。种种祈求。困不能得。此鱼偶遇其奴所捕。剖之得儿。举家欢喜。良由有祷。上天与之。父母闻往实状告之。愿以见还。时富家曰。屡祷天地报应一儿。君儿落水。有何干涉。纷纭不了。诣王求断。二家共养。各为娶妇。二处异居。此妇生子。即属此家。彼妇生儿。即属彼家。儿后长成。俱为娶妇。供给所须无有乏短。其儿白二父母。听其出家。字曰重姓。证阿罗汉。阿难白佛。重姓比丘。夙何善根鱼吞不死。世尊答言。毗婆尸佛会上说法。时有长者。受三自归。持不杀戒。复以一钱施佛。彼之长者。今重姓比丘是也。由施一钱。九十一劫。恒富钱财。至于今世。二家供给。受不杀戒。鱼吞不死。受三自归。今值于我得阿罗汉。(书字函第二卷)。
王听谮言弓射后 后持佛戒箭归王
经律异相云。有优填王。正后师佛禀受归戒得须陀洹道。王因听谮。挽弓射后至于百箭。后见不惧。都不恚怒。一心念佛。愍心向王。比箭既至。绕后三匝。还住王前。箭箭皆尔。王大恐惧。严驾诣佛。以陈其过。白衣弟子。慈力尚尔。岂况如来乎。唯愿弘慈原赦我罪。(舍字函第九卷)。
深幸人伦善可作 反伤天乐戒难持
法苑云。目连尊者。以弟子病。上忉利天。问于耆婆。正值诸天入欢喜园。尔时目连。路侧立待。诸天直过。殊无顾者。唯耆婆后至。顾见目连。向举一手。乘车直过。目连自念。此本人间。是我弟子。今受天福。以着天乐。都失本心。即以神力制车令住。耆婆下车。礼目连足。目连种种因缘呵责。耆婆答曰。我为大德弟子。是故举手问讯。颇见诸天。有尔者不。于是目连。复诫帝释。佛世难值。何不数数相近。咨受正法。帝释欲解目连意故。遣使敕一天子。令来反覆三唤。然后方至。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