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上(12/35)
么。一人烂泥有刺。一人绵絮裹针。只恐踏不着。踏着方知有浅深。
正觉云。这僧依稀似曲。出自偶然。石楼惯舞太常便与接拍。下梢要正律吕。元来辜负石楼耳朵。佛鉴道。末后棒。是褒是贬。说什么褒贬。打到如今也休未得。何故。知非元自不知非。
佛海云。石楼无耳朵。始终听览分明。者僧自知非。因甚吃棒。试断看。
举石楼有僧。入方丈。以目顾视楼而立。楼展师手。僧便出去。楼召云。子为复会了出去。未会出去。僧却回展两手。楼云。不得道。佛法中无人。只是少。僧云。莫是佛法么。楼云。是则少矣。非则多矣。僧云。是何言说。楼以目视之。僧礼拜。楼云。识取目好。
佛鉴拈云。诸人者。这僧将一条无丝之线。穿石楼无鼻之针。石楼以无鼻之针。度这僧无丝之线。二人一往一来。甚有针线工夫。其柰丑拙已露。且道那个是露丑拙处。具眼者。试验看。
正觉云。石楼如胶。这僧似漆。佛鉴去里面照影。自露丑拙也不知。
佛海云。无孔笛。毡拍板。互换拈弄。节奏自然。且道。是何曲调。彷佛天仙子。依稀菩萨蛮。
举石楼问僧。发足何处。僧云。汉国。楼云。天子还重佛法么。僧云。苦哉。赖遇问着某甲。若问别人。即祸生。楼云。作什么。僧云。人尚不见有。何佛法可重。楼云。阇梨受戒来多少时。僧云。三十夏。楼云。大好不见有人。便打。
佛鉴拈云。此有两处爻讹。待伊问受戒来多少时。也是贼过后张弓。不然拂袖便行。不见道。骂人不得骂着。赶人不得赶上。
正觉云。车不横推。理不曲断。且道石楼行棒。合公道。不合公道。
佛海云。者僧若能一向把定。石楼也须倒退三千。
举元康去看石楼。楼才见。收足坐。康云。得恁么威仪周足。楼云。汝适来见个什么。康云。无端被人领过。楼云。是与么。始为真见。康云。苦哉。赚却几人来。楼便起身。康云。见即见已。动即不动。楼云。尽力道。不出定也。康抚掌三下。后有僧。举似南泉。泉云。天下人。断这两个汉是非不得。若断得。与他同参。
佛鉴拈云。诸人者。南泉石楼元康如鼎三足。阙一不可。一人会得如来禅。一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