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上(10/35)
失后。僧云。要且得时终不补失。仙云。争不如此。僧云。谁甘。仙大笑云。远之远矣。僧以目四顾便出。
佛鉴拈云。互换之机。主宾共用。当机之句。啐啄尤难。天仙虽能看风使帆。这僧亦解随波逐浪。若是停桡息棹。舍筏焚舟。皆欠悟在。何也。不入洪波里。争见弄潮人。
正觉云。天仙来言不丰。必招俭报。这僧小儿得宠。便放无端。何故如此。也是两两。惯得其便。
佛海云。一往一来。也好头对。天仙蓦头赠一筑。者僧就手还一拳。天仙却步翻父。者僧当面按住。天仙口欵伏弱。弱中有强。者僧气势放强。强中有弱。阿呵呵。日暮卷旗收阵脚。相唤相呼归去来。
举天仙有僧到。方展坐具。仙云。不用通时暄。还我文彩未生时道理来。僧云。某甲有口哑却即闲苦死。觅个腊月扇子作么。仙拈棒。作打势。僧把住云。还我未拈棒时道理来。仙云。随我者随之南北。不随我者死住东西。僧云。随与不随。即且致。请师指出东西南北。仙便打。
佛鉴拈云。明镜当台。物来斯照。洪锺在架。随扣发声。天仙解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这僧能向毒蛇头上揩痒。骊龙颔下抉珠。虽然如是。我观多少弄潮人。毕竟须归潮中死。
正觉云。天仙为人。可谓从微至着。这僧虽然吃棒。不妨有始有终。何故。他未开坐具已前。早要与么流布。
佛海云。得牛还马。见兔放鹰。总是平常之用。且文彩未彰时。与未拈棒之前道理。者僧呼为腊月扇子。左拈右摇。未曾离手。若无末后一机。未免俱跳不出。
举天仙有僧到。才展坐具。仙云。这里会得。早是辜负平生也。僧云。不向这里会。又作么生。仙云。不向这里会。更向何处会。便打。
佛鉴拈云。倚势凌人。未为好手。
正觉云。将为天仙到那里。元来却只在这里佛海云。天仙纵夺可观。洎合坐在者里。
举有新罗僧来参天仙。方近前。把住云。未离本国。道将一句来。僧无语。仙云。问他一句。便道两句。
佛鉴拈云。只见锥头利。不见利头锥。
正觉云。山僧即不然。这僧贪观白浪。天仙失却手桡。
佛海云。若不是者新罗衲子。往往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