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4/21)
本无欲而无私”的出处。
由于本篇中出现的是对话形式,所以相形之下,言谈中带有更多的细节,而在理论陈述方面则相对简略。若能在阅读中对照前文来看,则能对其中的内涵理解得更深入一些。
无能子形骸之友华阳子1,为其所知迫以仕2。华阳子疑,问无能子曰:“吾将学无心久矣,仕则违心矣,不仕则忿所知,如何其可也?”
【注释】
1形骸之友:指一般的朋友。与“知心朋友”相对应。
2所知:相识的人,要好的人。迫:逼迫。
【译文】
无能子有个泛泛之交的朋友名华阳子,被朋友逼迫而将去做官。华阳子因此十分烦恼,向无能子求教说:“我很早就想去学‘无心’这样的处世状态,如果出去做官就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不出去做官又会让朋友生气,怎么办才好呢?”
无能子曰:“无心不可学,无心非仕不仕。心疑念深1,所谓见瞽者临阱而教之前也2。夫无为者无所不为也,有为者有所不为也。故至实合乎知常,至公近乎无为,以其本无欲而无私也。欲于中,渔樵耕牧有心也;不欲于中,帝车侯服无心也。故圣人宜处则处,宜行则行。理安于独善,则许由善卷不耻为匹夫3;势便于兼济,则尧舜不辞为天子4。其为无心,一也。尧舜在位,不以天子之贵贵乎身,是以垂衣裳而天下治5。及朱均不肖6,则以之授舜,舜授禹。舍其子如疣赘7,去天下如涕唾,是以历万祀而天下思8。周公9,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天下熟其德矣。以成王在,其势不便于己,故不为天子。以成王幼,其势宜于居摄,故不敢辞。是以全周之祀10,活周之民,巍巍成功,其德不亏。此皆不欲于中,而无所不为也。子能达此,虽斗鸡走狗于屠肆之中,搴旗斩将于兵阵之间,可矣,况仕乎?”
【注释】
1心疑念深:内心思虑过多,陷于迷惑。
2瞽者:盲人。阱:指捕捉野兽的陷坑。
3许由:帝尧在位时,率领许姓部落在今天的河北省行唐县许由村一带活动,尧闻其贤名,想传位于他。许由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羞辱,便到颍水河洗他的耳朵。善卷:相传为尧帝时的隐士。他辞帝不受,归隐枉山(今湖南常德德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