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2/20)
乱、痛苦之中。所以说人类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舍本逐末、纷情伐命的状况,都是圣人带来的灾祸。这段话显然是针对儒家提倡的仁政境界提出的批判。《庄子·马蹄》中曾经说道:“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意思为:在上古人类天性保持最完善的时代,人们与禽兽同居,与各种物类并存,保有着朴素本真的天性。等到圣人出现,勉为其难地倡导仁义,致使人们产生出迷惑。在对逸乐的追求与随之而来的礼仪法度规定中,天下人陷入了矛盾分歧。本章的观点可以说就是以庄子的上述思想为出发点,并做出进一步的深化与论证。
不过与庄子仅指“圣人之过”为“毁道德以为仁义”不同,无能子把道德的形成也指认为圣人的过错了。道家鼻祖老子以“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为理想境界,无能子心目中的理想生存状态却是再往前推演的人作为裸虫与鳞虫、毛虫、羽虫、甲虫杂处的太古时代。这显然是把人与自然间的紧密一致,肯定得更为彻底,体现出他向关注于生命本身的道教观念的靠拢。这或许是有人要把无能子归之于道教中人的重要原因吧。
本篇的叙述体现了依托儒家典籍发表批判议论的特点,而这样的叙事风格似乎贯穿了《无能子》全书。
天地未分,混沌一炁1。一炁充溢2,分为二仪3。有清浊焉,有轻重焉4。轻清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矣。天则刚健而动,地则柔顺而静5,炁之自然也。天地既位6,阴阳炁交,于是裸虫、鳞虫、毛虫、羽虫、甲虫生焉7。人者,裸虫也;与夫鳞毛羽甲虫俱焉,同生天地,交炁而已,无所异也。
【注释】
1混沌(h≈ugrave;n d≈ugrave;n):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炁:同“气”。道教多以指元气。
2充溢:充满。
3二仪:指天地。
4轻重:指轻气与重气。
5天则刚健而动,地则柔顺而静:天于《易》为乾,地于《易》为坤。《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