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品 小事分别(9/37)
愧耶?是所有之无愧应愧之事,无愧恶不善法之成就,此言为无愧。
此处,如何为恶言性耶?于有同法者告言之时不受如法谏性、不受如法谏、恶言性、逆取、故对性、不尊敬、不尊敬性、不畏敬、不敬礼,此言为恶言性。
此处,如何为恶友性耶?是彼所有之不信、恶戒、寡闻而有悭、恶慧,对于人人所作之依附、倚赖、倚、亲近、等亲近、亲敬、等亲敬、亲交性,此言为恶友性。
此处,如何为不质直耶?是所有之不质直、不质直性、邪性、歪性、奸诈性,此言为不质直。
此处,如何为不柔和耶?是所有之不柔软性、不柔和性、粗坚性、坚固性、苛酷、心直性、不柔软心,此言为不柔和。
此处,如何为不堪忍耶?是所有之不堪忍、不耐忍、不容受性、逆、暴恶、恶害、心之非悦性,此言是谓为不堪忍。
此处,如何为不敦厚耶?是身所犯之过失、语所犯之过失、身语所犯之过失,此言为不敦厚。一切之恶戒亦为不敦厚。
此处,如何为不和顺耶?是所有彼之语为粗恶、粗暴,令他苦,令他怒而随之俱忿怒,不益定,以作如斯之语。此时所有之不软滑语性、不亲密语性、苛酷语性,此言为不和顺。
此处,如何为不款待耶?是二种款待:食款待、法款待。此处有人,或依食款待、法款待而有不款待,此言为不款待。
此处,如何于根门而不护耶?此处有人,依眼见色已而取相取好,故其眼根住于无防护者,则贪忧、恶不善法将流入。对于其事,从不防护,不护眼根,于眼根而不作防护。依耳闻声已……乃至……依鼻嗅香已……乃至……依舌嗜味已……乃至……依身触所触已……乃至……依意识法已而取相取好,故其意根住于无防护者,则贪忧、恶不善法将流入,对于其事,从不防护,不护意根,于意根而不作防护。所有此等六种根之不守、不藏、不守护、不防护,此言为于根之不护门。
此处,如何于啖食而不知量耶?此处有人,不省察,不如理,为游戏、酩酊、庄严、飘扬之食而食,于此处所有之于啖食不知足、不知量、不省察,此言于啖食不知量性。
此处,如何为失念耶?是所有之不念、不随念、不专念、不念、不忆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