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品 小事分别(16/37)
举、不寂静、心之散乱、心之骚乱,此言为掉举。
此处,如何为懈怠耶?或于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或于五妙欲心之弛缓、弛缓之所业,或于善法之修不坚固作性、不常作性、不穷终作性、迟钝性、离脱欲性、离缚性、不习、不修、不多作业、不摄持、不随行、放逸,此言为懈怠。
此中,如何为放逸耶?或于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或于五妙欲,心之弛缓、弛缓之所行,或于善法之修不坚固作性、不常作性、不穷终作性、耽溺[不修]性、离脱欲性、离缚性、不习、不修、不多作业、不摄持、不随行、放逸,此言为放逸。
[不知足性、不正知性、大欲性]
此处,如何为不知足性耶?或依彼此之衣服,施食、床坐、病缘药资具,或所依五妙欲不知足之多欲。所有如是之欲望、随欲、不知足、贪、等贪……乃至……心之等贪,此言为不知足性。
此处,如何为不正知性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痴、不善根,此言为不正知性。
此处,如何为大欲性耶?或依彼此之衣服、施食、床坐、病缘药资具,或依五妙欲不知足之多性。所有如是之欲望、堕欲、大欲、贪、等贪……乃至……心之等贪,此言为大欲性。
[无惭、无愧、放逸]
此处,如何为无惭耶?是所有之无惭应惭之事,无惭恶不善法之成就,此言为无惭。
此处,如何为无愧耶?是所有之无愧应愧之事,无愧恶不善法之成就,此言为无愧。
此处,如何为放逸耶?或于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或于五妙欲心之弛缓、弛缓之所业,或于善法之修不坚固作性、不常作性、不穷终性、耽着[不修]性、离脱欲性、离缚性、不习、不修、不多作业、不摄持、不随行、放逸。所有如是之放逸、放逸相、放逸性,此言为放逸。
[不尊敬、恶言性、恶友性]
此中,如何为不尊敬耶?是所有之不尊敬、不尊敬性、不畏敬、不敬礼、不谨礼、不谨慎相、已不谨慎性、非戒、不殷重,此言为不尊敬。
此中,如何为恶言性耶?是于同法者有告言之时,不受如法谏性、不受如法谏、恶言性、逆取、敌对性、不尊敬、不尊敬性、不畏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