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能共患难,谈什么一家人(1/3)
苏见信好说歹说,总算说服了父母——
休学半年,在家里忙着母亲干活,地里没活的时候,就拉着架子车去送烟包,贴补家用。
等父亲的腿养好了,苏见信再去上学。
“哥,半年不上学,明年你还能跟上吗?”苏明信歪着脑袋说问道。
“没事,哥底子好,耽误半年没啥。”苏见信伸手摸了摸弟弟的茶壶盖头,笑着说道。
“哥,等我长高了,你去上学好不好,我帮咱娘干活。”
“好,好好!”弟弟苏明信脑膜炎送医不及时,加上县医院条件实在有限,高烧烧坏了脑子,平时看起来有点痴傻,此时这番内心流淌出来的话,更加让人感动。
收了秋,种上小麦之后,苏见信就拉着架子车加入了送烟包的队伍。
大人拉十二个烟包,苏见信就拉六个。
苏见信机灵,嘴甜,看见人先笑再喊叔叔大爷,装卸车的时候四处跑着帮忙,每到上下坡的时候,这些同乡也乐意帮衬苏见信一把。
还有一个原因,村民们没啥文化,但骨子里敬重文化人,一有空就抱着书学习的苏见信,让大家打心里觉得喜欢和怜惜。
苦难就像是粗糠,吞咽的时候刮得嗓子火辣辣地疼。
时间长了,嗓子好像就习惯了。
来到腊月二十三,烟厂放假,拉烟包的活随之停了下来。
中专师范放假早,大姐却直到二十七才赶了回来。家里人问的时候,苏见霞说是在学校打零工。
一家人忙着置办年货,收拾房间,一直忙活到大年三十。
祭祖之后,饺子端上了桌,正要开吃的时候,苏明霞说道:“爹,娘,这是我假期挣的钱。”
苏明霞拿出一个手绢,展开后,厚厚的一叠钞票露了出来。没有百元大钞,但这么厚一叠,少说也有几百块。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咋可能挣这么多钱?农村挣钱难,难道城里的钱就是树叶子,随便捡!
苏诚两口子对视一眼,苏诚举起了手里的拐杖:“说,老实交代,是不是干了啥丢人的事情啦!”
苏明霞低着头不开口,苏诚低吼道:“苏明霞,我知道你脾气犟,你不跟我实话,你信不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