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考题人生(4)(1/3)
出了城,继续向西,然后就又进山了。老话说蜀道难,是有道理的,很多路很难走。湿气大,瘴气重,很多地方都是险路。要不是王安安自己以前老家就是蜀中的,她可能还真的走不下去。就这么,一边走,一边搞吃的,不时遇到一些自己大致能记得起来用途的药材,也采摘一些。
偶尔路上遇到其他的也是外出的行人,聊上那么两句,东拼西凑的,大致也对蜀中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就这么慢慢的走着,两个月后终于到了蜀中。
递上了路引,守城的官兵查验后就直接放行了,进了城之后四处打听了几日,终于是遇到了一些知道货郎爹的人,用的是西上寻爹的名义,得到的消息自然是已经东去回乡。听得考题说了西上的一路事宜,某些有心的人其实已经有了想法,觉得货郎爹估计遭遇了什么不测。没能返乡,家中继母又突发产子估计已经凶多吉少。不然也不会就放任家中小子一路外出寻父。
王安安其实目的就是希望能营造这样的想法。这样才能合法合规的在外行走。而且在一开始的时候她就已经模糊路引把自己做成了男孩子。虽然还是有风险。但是在外行走的男孩子,安全性真的是高过嫁人生子的女孩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安安还是照样把一路上弄了的杂物卖了,然后找了认识货郎爹的牙子,给他帮忙寻了一个单间租住下来。毕竟同样是走街串巷的“生意人”,互相照顾也是习惯的,然后还是这个牙子,又帮他找到了欠了货郎爹钱款的人。这欠款之人倒不是恶意欠款,主要还是一个试营业的性质,货郎爹偶尔会带一些新奇的东西到蜀中,因为是新东西,所以价格几许也不好定,于是就会有先放在商铺中售卖,等到下次货郎爹再来时,双方再协商价格的情况。
牙子消息给了王安安后,王安安休息了几天,把自己收拾好了之后,去了这个商铺。一波讨论协商后,王安安拿到了商铺给的货款,虽然不确定是不是有亏损,但是无所谓了。商铺本想着把货款给了这小儿,让他安心归家。但谁知道小儿居然提出,如果货郎爹只是错开了安全到家了,那之后必然是要照顾继母和幼子的。而倘若真的有什么事情,那之后也不可能来跑货了。自己现下也没生计。不然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试试跑看。只要自己跑来的货,商铺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