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发现新食物(3/4)
平振满足地走回家。
菜园里的沙葛和芥蓝头也成熟了。
然而肚子的绞痛把他从美梦中唤醒。
“努力!赚钱!吃饱!”
今天两位官爷来到茶摊。
“二位喝点什么?”
两位官爷看着简陋的茶摊眉头一皱。
“麻叔在吗?”
“在,你们来了。”麻爹爹听到熟悉的声音,从山脚的小屋里走出来。
“麻叔好,我们来收钱。这边还算安全吧,你们很用心,我们一路走来就摊子附近最干净。”
麻爹爹把茶水端上桌子,招呼一起看摊的人把糍粑烤软。
他们连连摆手,示意不用。
“我们这里条件不好,希望你们别嫌弃。”
交完了钱,麻爹爹把几块包得平整的糍粑硬塞入他们怀中。
摊子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渐走上了正轨。
有了余钱还把红豆和绿豆蒸熟,压成馅包成豆籺。
为了改良口感,在江平振的建议下,他们用粳米籼米糯米粉,按照1:1:1比例混在一起,口感和糍粑不一样。
不粘喉咙,还软和,商队和行路人对这个接受度比较好。
豆馅还能降低成本。
就这样,寨里购置第三把铁刀。
茶摊经营了那么久,终于能购置一把铁刀。大家都很高兴,苗寨里缺铁,苗人缺一切。
衣食住行都不好。
这时,那可恶的中间商来剥削了。
茶摊开业以后,大家对寨里的东西有了基本认识。
江平振收集草药的时候,把根留下后,多余的部分都攒起来。
这些收集的草药被他们晒干切碎放在竹篮里。
为的不是煮水喝,是为了等这中间商来。
盼望着,盼望着,他来了,他来了。
准备多时就等着中间商来坑一笔。
中间商来了,没走国道,活该挨坑啊。
中间商姓赵,赵天明。
他是商人家庭,庶子。
为人精明,能言善道因为意外和苗寨有了交集,就获得了资本。
他一直以来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