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章 蜀中惊变(2/3)
王安如也不是很清楚,毕竟王坚走得匆忙,也没有说具体原因,只说蜀中有变,要尽快赶过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杨过知道蜀中战场和襄阳一般,关系到大宋的生死存亡,并且蜀中一直是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督战,蜀中军方压力可见一般。
杨过对众女问道:“你们可知最近蜀中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传出?尤其是军方的消息。”
几女都微微摇头,显然平时都没怎么关注这些消息。
只有程英略微思索道:“杨大哥,我前几天听几个商业伙伴聊起蜀中情况,说什么余大帅,还说什么被奸臣害死了,不知道是不是与这相关联。”
听程英这一说,杨过立马醒悟过来,她说的余大帅必是四川制置使余玠了,历史上余玠确是被奸臣和昏君共同谋害赐死的。
说起余玠,就不得不提他所建立的山城防御体系,蒙哥之所以一直被挡在四川之外,就归功于这套山城防御体系。
自从端平三年,名将曹友闻在蜀中战死,随即成都就被蒙古攻破。次年金州也被攻陷,大将和彦威战死。
至此,蜀中利州路全部沦陷。此后几年,四川的军队防务成为蜀中、襄阳、京湖这三大战区里防务最为薄弱的地方,再经不住蒙古的抄掠和进攻。
自宋蒙战争全面开始后,四川制置使自赵彦呐之后也屡屡更换。此时关于任命何人为四川制置使,总领四川防务一直是朝廷讨论的焦点。
最后还是宋理宗赵昀拍板任命在淮东屡立战功的的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便宜行事,全面负责四川防务。
余玠赴任后,革除弊政,实行轻徭薄赋、整顿军纪、除暴奖贤、广纳贤良、聚小屯为大屯等政策,得到了军民的广泛拥护,局面开始改变。
当然余玠从上任开始最被世人称道的,还是他先后用了八年时间,在四川境内修建、扩建各类山城共20座,形成了攻守兼备的四川山城防御体系 。
后来川蜀哪怕在余玠死后仍然能坚守四十多年,余玠及其创建的山城防御体系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从这个角度讲,余玠是大功臣,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蒙古的明枪易躲,朝廷的暗箭难防。
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