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思未来,明志向(1/2)
将亡母穆念慈与亡父杨康合葬后,杨过开始思考自己往后该如何安身立命。有着现代人的记忆,杨过不是没有想过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去寻找那些牛逼哄哄的神功秘籍,然后偷偷修炼猥琐发育,最后一鸣惊人。
但是,一想到现实连吃饭住宿这些基本的温饱都没办法解决,还有就算得到神功秘籍,可能看懂都成问题,更别说练成了,最终极有可能走火入魔、非死即残。
此次杨过步行到嘉兴,沿途中底层老百姓生活的痛苦与不易也让他感触颇深。
联想历史课上学过的知识,由于连年战乱,南宋朝廷软弱无能,居然选择偏安一隅。结果导致北方国土尽失敌手,国土面积被蚕食得只有北宋时期的三分之二。
虽然国土面积在不断缩小,但是地主阶级土地兼并的速度却没有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随着国家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阶层手中,农民手中土地越来越少,导致南宋农民负担也越来越沉重,真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再一想到三十年后蒙古铁骑横行欧亚大陆,所向披靡,我泱泱华夏民族将匍匐于外族胯下,沦为低等民族,任异族欺凌。想到这些,杨过不禁紧握拳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杨过沉思了许久,猛地站起身,眼神坚定的望着远方,说到:“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他深知要彻底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单靠个人的势力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杨过想到了借势。借谁的势呢?
杨过首先想到的是丐帮和全真教这两大江湖教派,当然以后有机会还要借助朝廷的势力,毕竟没有朝廷的支持,仅凭江湖势力还不足以抵抗蒙古大军。
路要一步一步走,想要得到丐帮和全真教的支持,就绕不过两个人或者说一对夫妻即郭靖和黄蓉。想通了这些,杨过就不再纠结,当即就准备动身去江浙一带寻找桃花岛的踪迹。
虽说按原著还有一年郭靖和黄蓉就会出岛寻找黄药师和洪七公的踪迹,并恰巧寻到嘉兴,大战李莫愁后与杨过相认。但时不我待,杨过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做,不敢耽搁一年的时间,当然也有孤身一人流落江湖生存艰难之顾虑。
于是杨过收拾好行李,其实也就几件穆念慈给杨过留下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