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六部尚书,公审章邯(2/4)
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首先,扶苏任命蒙恬为尚书左仆射,并兼任工部尚书一职,赐予他护国公的爵位。
蒙恬乃是扶苏的老师,皇后的父亲,其家族世代忠诚,修筑长城,守卫边疆,功勋卓著。扶苏想让蒙恬协助自己处理朝政大事,维护大秦的发展与繁荣。
接着,皇帝又任命蒙毅为吏部尚书,并赐予他忠义侯的爵位。
蒙毅才智过人,品行高洁,定能胜任此职位,负责考核、任免官员等事宜,确保朝廷能够选拔出真正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才。
长安王子婴被任命为礼部尚书,负责管理国家的礼仪和宗教事务。
子婴聪明伶俐,饱读诗书,对礼乐制度颇有研究,由他来担任这一职务再合适不过了。
王离则被委以兵部尚书之重任,同时获封武成侯爵位,将统率三十万蒙家军。
王离武艺高强,军事才能出众,必能带领军队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入侵。
司马欣因其刚正不阿、执法严明而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并获封忠勇伯爵位。
今后,他将肩负起主持大秦律法和刑狱之事的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李超凭借其卓越的理财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当仁不让地成为户部尚书,爵封陇西侯。
他将全面掌管大秦国库和税收,保障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这些任命一经公布,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众人皆对新上任的官员们充满期待,相信他们一定会不负众望,为大秦帝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部尚书的任命名单公布后,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广泛关注。
人们惊讶地发现,除了司马欣之外,其他五位尚书皆是大秦的忠良之后。
这些人不仅家世显赫、德高望重,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坚定的忠诚之心,愿意为大秦帝国鞠躬尽瘁。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扶苏的灵魂来自后世。
这一世,历史发生了微妙的转折,原本应该背叛大秦、投靠项羽的司马欣竟然坚守住了自己的立场,对大秦忠心耿耿。
正是看中了司马欣的这份忠义和才干,扶苏毫不犹豫地将他任命为刑部尚书一职,希望能充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