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涿江有庙现明王,东海王氏逐圣僧(6k)(2/9)
的用度,至多也不过七、八两银子,一两银子是一千文,而三文钱,就能买到一个洒满了芝麻,油香四溢的大烧饼。
与正史的走向不同,眼下经济还未崩溃至以物易物的时候,布匹粮食等只是赏赐,主要购买力还是金银铜币,哪怕是武学也是以此交换。
“实不相瞒,家师便是大儒卢植的弟子之一,故而我也算得这一系门人,自该投桃报李。
呵呵呵,说到此,我还有一份礼送于山河小兄弟,以报恩情。”
县令说出了自己的来历,也因此他才能稳坐涿县这等一郡治所的县令,背后的靠山便是卢氏!
所以,书院与卢氏族人才会来助他,彼此都是一系。
语落,他探手一推,递来了一部户籍文书与官印,上面还刻写着‘追风捕头’四个大字。
“山河谢过县令。”项稷接过户籍文书与捕头官印,心中不由泛起喜意,日后他也有了真正的安全身份,不必担忧那些平皋一脉与桃侯麾下的纠缠,且还在官府得了个职位,有了武学与兵器、人力的提供,自然是好事。
武师实力,县令恩情,完全足够坐稳捕头之位了,更不用说还是追风捕头这种时刻游走在外,搜集情报的闲散之位。
在朝廷内,捕头同属护龙山庄,也被划分了完整品级,即普通衙役、武者捕快、各类武师捕头、青绶捕头、银章捕头、紫绶捕头、金章捕头、神捕、总捕头;自青绶开始,地位便等同于县尉,但无实权处理政务,只有缉杀镇压之权,最后的总捕头兼任护龙山庄庄主,乃是皇帝直属,嫡系中的嫡系。
而目睹这些,卢平与高诱却面无异色,在他们的观念中,做事哪里有施恩不求回报的说法,名利皆是报,若施恩无回报,长此以往,天下谁肯施恩义?
不求回报,九成都是假仁假义,引人忘恩负义,自古以来,施恩义都要接受报酬才能长久下去,形成秩序。
“背靠朝廷好办事,小友天赋异禀,也可借此习练朝廷武学,平步青云。”
“武学虽不影响境界突破,但却与实力真切挂钩,天关之后的神通序列也息息相关,也不得不考虑啊。”
卢氏族叔与县令纷纷开口,道出了武学的关键,也是世家大族不衰落的根基之一,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